(三)加快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区域。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设想提出三年多来,三省区已经召开了两届“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作出了三省区共建世界级生态旅游区的重大决策。在此基础上,要以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为重点,不断提高整体规划水平,使以旅游资源为主的各类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建设,发掘创新民族文化,创建特色人文景观。加大开发力度,打造旅游精品,完善促销机制,拓展旅游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完善旅游市场机制,通过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区域,带动整个区域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四)建设藏川滇生态畜牧业经济区域。充分发挥三省区域内独具特色的高原畜牧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牦牛肉、奶、皮革、绒毛等为主的畜牧业,打造区域畜牧业纯正天然环保型品牌。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畜牧业资源,结合各自的区域、资源优势,分别建立生态型畜牧业繁殖、育肥、加工基地,充分利用藏川滇沿江出海、通边的优势,开拓环保品牌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畜牧业区域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加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致力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切实做大做强畜牧业,带动多种产业发展,构建藏川滇特色经济区域。
(五)建设西南“三江”矿产水能资源开发区。藏东、川西南、滇西北相邻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矿藏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基础性战略资源储备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江”地区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矿藏水能勘察和开发基地。加强联合,统筹规划,做好“三江”地区矿产水能资源开发建设规划。加大勘察工作力度,进一步掌握区域内矿藏水能资源情况。加强区域内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藏东、川西南、滇西北的跨省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大矿产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通过矿产水能资源开发,带动“三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创建特色经济区域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制定发展特色经济区域规划。六省区市七方要将发展特色经济区域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做好特色经济区域内支柱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一体化的专项规划,着力做好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工艺等系统的专项规划,联合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力争早日批准实施。规划的制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密结合国家大的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努力依托各自的特色经济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各方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既科学周密,又切实可行。
(二)建立有效的特色经济区域建设和管理机制。协作各方要按照发展特色经济区域的总体规划,做好有关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已批准立项的项目,要按进度要求认真实施。要建立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定期通报建设情况,推动各协作方项目建设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对特色经济区域的管理,应综合各方面的条件,立足于优势互补,加强协调与协作,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确立由一省(区)主要负责,其他省(区)配合协助的管理机制。要根据各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特色经济区域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改进协调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共建水平。
(三)加大特色经济区域内的基本建设力度。各协作方要围绕共同创建的特色经济区域,积极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加大对特色经济区域基本建设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加强以高等级公路、铁路、支线机场、内河航运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光缆、信息网络等为重点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小水电站、太阳能、风能为重点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农田水利、草场围栏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出海、出省通道建设。各协作方要尽量将投资建设的新项目放在特色经济区域内,努力改善开发建设环境,吸引国内外的实体参加特色经济区域的建设。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向特色经济区域倾斜。
(四)把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经济区域。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各协作方要始终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根据国家的投资重点和投资取向,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特色经济区域的投资建设力度。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吸纳社会投资。对共同创建的特色经济项目采取市场运作方式,面向社会招标,有些建设项目还可面向国外招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建设与合作,推动大西南地区的特色经济区域建设。
三、争取国家对创建特色经济区域的大力支持
(一)请求国家将创建西南特色经济区域纳入“十一五”规划。请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国家有关部委协调指导,使西南特色经济区域的建设,做到有计划、有指导、有步骤地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