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纪要及四个专题文件的通知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各省区市都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原来的点、线、面结合逐步向推进区域联合发展,共同开发新、奇、特、优的旅游新产品,打造和树立区域旅游新品牌,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成为我国旅游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新趋势和新亮点。比如,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基本成型,区域内15个城市共同发起的“无障碍旅游区”构想在2004年将渐次落实;西北五省区、中原四省等区域的旅游合作正在加紧进行;跨国境的区域合作包括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合作圈,以及涉及中、越、泰、缅、老五国的湄公河旅游开发和涉及中、朝、日、蒙、俄、韩六国的图们江旅游开发等,正在对我国旅游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目前,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在旅游业发展之间的联动不够,经济优势尚未形成,合作的紧密度不高,进展速度迟缓,阻碍着旅游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快速发展。因此,要树立大区域、大旅游、大市场的整体观念,加强各方的紧密合作,通过整合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实施整体促销,将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合整体开发,使之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创立大西南区域特色旅游品牌。
  二、加快西南区域旅游经济联合发展的设想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相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方旅游业的整体建设和线路开发都有所加强,尤其是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对旅游业的倾斜支持,使西南片区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已具备联合开发、拓展领域的能力和条件。
  (一)联合打造西南精品旅游圈。以优秀旅游城市为重点,精品旅游景区为载体,跨西南六省区市七方旅游线路为纽带,全力打造极具吸引力的大西南旅游品牌。重点推介昆明—大理—丽江—中甸—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樟木—尼泊尔旅游线;昆明—珠江源—胜景关—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织金洞—贵阳旅游线;云南迪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的穿越东部藏区自驾车旅游线;成都—重庆—大足石刻—长江三峡旅游线;成都—重庆—武隆—长江三峡旅游线;云南中甸—四川理塘—西藏芒康的康巴地区旅游线;桂林—柳州—南宁—贵州都匀—贵阳—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的民俗文化旅游线;南宁—百色—昆明—贵州黄果树—贵阳的旅游线;南宁—大新(德天瀑布)—靖西—那坡—中越边关旅游线;桂林—广西三江—贵州黎从榕侗族风情旅游线;贵阳—荔波—广西河池—柳州—桂林风光风情旅游线;重庆—遵义—息烽—贵阳红色之旅旅游线;四川西昌邛海—卫星发射基地—攀枝花—泸沽湖—云南丽江—迪庆—四川稻城亚丁的攀西—滇西生态风情旅游线;成都—万盛—金佛山—武隆—彭水—酉阳龚滩—贵州乌江画廊—梵净山旅游线;南宁—平果—百色—贵州兴义—云南罗平—石林—昆明“南昆旅游专列奇山秀水生态游”旅游线;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卡斯特地貌旅游区;成都—自贡恐龙—宜宾—蜀南竹海—云南水富—泸州佛宝—贵州赤水—习水—仁怀—重庆江津四面山生态旅游线;成都—二郎山—昌都—林芝—拉萨生态旅游线。通过对这些区域旅游线路的包装和推介,形成区域性特色旅游网络。
  (二)建立旅游经济决策协调机构与合作机制。由各方分管旅游的政府领导组成“西南六省区市七方旅游联合开发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主席方担任,下设正规的长期的工作机构,结合每年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召开一次非正式会议,研究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等有关问题。同时,按照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共同加大旅游市场质量监督力度和整顿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川、黔、渝三省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协调功能,推动联合开发力度。
  (三)加大联合宣传促销力度。由主席方牵头,各方邀请3—5家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每年召开一次旅游精品线路研讨会,旨在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精品旅游线路,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所需费用共同分担,或建立联合推介促销发展基金,也可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委托组织举办。今年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共同举办一次旅游推介会,提升西南整体旅游形象,所需设计、包装、推介费用共同分担。
  (四)加强旅游规划合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联合协作开发的精神,各方要树立西南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观念,把西南大旅游圈视为一个整体品牌联合打造,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共享、游客无障碍跨省区旅游的目标。各方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对跨省区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景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协调配合,使其协调发展。共同商议、妥善解决和协调好跨省区旅游规划和各省区市的旅游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六省区市七方的旅游资源整体优势。
  加快跨省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通或整治改造南宁—河池—贵阳,南宁—百色—昆明,重庆—江津—赤水—泸州,四川稻城—云南中甸等高等级公路;四川康定—云南迪庆—西藏昌都“茶马古道”公路建设,西藏拉萨—江孜抗英遗址—古格王朝遗址旅游线路(日喀则—阿里段)道路建设。
  (五)建立健全联合开发的信息网络。为有效、快速、便捷地向海内外进行旅游宣传促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旅游信息的交流传递。选择西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采取各方支持、商业运作的办法,建立西南地区旅游网站,负责专门推介西南旅游。各方应做好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等信息的旅游网页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旅游信息交流、宣传促销和横向组团接待、旅游企业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积极推进旅游人才的合作与培训提高。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由主席方牵头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西南六省区市七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所需费用共同分担。加强各方旅游部门的合作,及时相互交流人才培训经验和人才需求信息,及时通报旅游科研成果,研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各旅游部门与相关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同渠道培养优秀的旅游专门人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