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展:特种筑路机械、隧道开挖施工机械、混凝土搅拌和输送设备、大型钢结构件。特别是要依托重钢公司的钢结构件制造技术及能力,以承接项目设计、制造、安装一条龙服务为目标,发展无螺旋焊管、箱型梁、高频焊接H型钢、梯形腰焊接工字钢为代表的大型钢结构件,为城市建筑和重大工程提供钢结构产品。
到2007年,建筑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建筑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建设项目5项,总投资18.8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2.6亿元,利润4.8亿元,税金3.9亿元。
3.水力、风力发电成套装备。以重庆水轮机厂为重点,利用我市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制经验、技术和完整的坯件生产到精加工以及装配、检测等体系,大力发展大型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形成年生产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500MW~800MW的能力,研制生产能力继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由船舶工业公司组织重齿、华渝、川东船厂等企业,研发生产风力增速箱、钢结构、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形成风力发电成套设备100套的能力,实现产业化。
重点发展: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增速箱、钢结构、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等。
到2007年,水力、风力发电成套装备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水力、风力发电成套装备建设项目3项,总投资2.4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0.8亿元,税金0.7亿元。
4.模具。抓住我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和其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化运作,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引进一批模具加工龙头企业和外来投资者,促进模具产业化生产,为我市和国内加工制造业提供各类模具。
2007年,模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模具研发生产建设项目1项,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3亿元,税金2.4亿元。
5.医疗成套设备。大力扶持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博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永通信息工程公司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同类产品处于领先地位的医疗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形成产业化,替代进口,扩大出口。
重点发展:海扶刀、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混合型人工肝支持仪、血透机、X光检测仪等医疗设备。
到2007年,数字医疗设备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医疗成套设备建设项目3项,总投资2.3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7亿元,利润1.3万元,税金1.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6.优质材料。以重钢集团、西南铝、重庆镁业公司、国际复合材料公司、重庆杰事杰等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品种和规模,增强为重大装备制造业提供优质原材料的能力。到2007年形成35万吨板带箔材、300万吨钢、320万吨钢材、20万吨金属镁、10万吨优质玻璃纤维的生产能力。利用丰富的锰、铝矿山资源优势,发展氧化铝、金属锰、锰合金及其化合物等。
重点发展:高精冷轧板带箔材、高速线材、热轧铝板带材、金属镁、镁合金型材及汽摩镁合金零部件、氧化铝、金属锰、锰合金及其化合物、优质玻璃纤维、优质复合材料等。
到2007年,材料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