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化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破除部门创收机制、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措施。具体要求是:部门预算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在省直部门全面推行财政投资项目“代建制”。按照统一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统一人员编制口径、统一公用经费口径、统一使用预算内外资金、统一国库集中支付、统一公共财政收支科目的原则,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今年省直和市州要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县一级部门预算改革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逐步全面推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通过支付信息记录和监控每一笔财政收支,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收支全过程的监督。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规范操作。同时,注重研究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对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实行收支脱钩、分类管理。认真做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取消各部门、各单位的收入过渡户,所有收、罚收入严格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积极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将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做到单位上缴收入不再与其支出挂钩,并保障执收执罚部门必需的工作经费。为切实保障四项改革的顺利推进,要加大审计和监督稽查工作的力度。(此项工作由省财政厅具体负责)
五、着力建设信用制度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制定我省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办法,使信用体系建设有章可循。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培育信用征信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将分散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信用资信征集起来,并进行筛选、整理、评估,以备查询,能公开的,依法向社会公开。建立我省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今年选择在武汉市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逐步推开。结合普法教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的诚信意识和法纪意识。同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合同欺诈等行为,集中处理一批信用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此项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人行武汉分行、工商局、法制办具体负责)
六、着力营造促进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新出台一批吸引外来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制定湖北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合理、有效地利用我省各种资源,积极扩大吸引外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和制定鼓励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研发机构在鄂投资或设立地区总部的优惠政策,包括:扩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鄂的资金管理功能、改进地区总部人员的出入境管理、跨国公司投资项目给予特别优惠等。对外商投资的研发机构和具有研发功能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外资并购我省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意见,鼓励外资以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向外商公开出售国有股权和资产,扩大吸引外资的领域,拓宽吸引外资的渠道。研究制定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的办法,扩大我省农业产业化吸引外资的规模。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要实行一视同仁政策,消除目前仍客观存在的所有制歧视、行业垄断及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在市场准入、上市融资、进出口经营权、使用外资等方面,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此项工作由省商务厅、发改委、国资委、经委、农业厅具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