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秋冬种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
今年秋冬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统筹协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夏粮持续增长、秋冬种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为达到上述要求,要在种植面面积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粮食作物,发展优势作物,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在品质结构上加速优质化进程,提高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比重;在生产技术上继续大力推广良种,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大适用技术推广特别是节本增效新技术应用的力度,推进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土地产出率。
今年秋冬种目标是:全省秋冬种总面积3470万亩。夏粮面积1630万亩,其中小麦640万亩,马铃薯780万亩,杂粮210万亩,夏粮总产220万吨;油菜面积720万亩,产量70万吨;蔬菜面积420万亩,绿肥面积600万亩,稻田饲草面积100万亩。
三、强化秋冬种工作各项措施
(一)把握农时季节,狠抓播面播期。我省秋冬种必须严格掌握农事季节,争取生产主动,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各级要及早宣传发动,做好秋冬种准备工作,引导农民多种,力争做到应种尽种,不撂荒田土。要紧扣农时季节,抓好秋收、秋种作物的茬口衔接。积极扩大优势作物面积,尤其是扩大马铃薯、油菜、蔬菜、饲草面积,努力提高复种指数。稻田及时组织开沟排水、晒田;秋收作物成熟后及时收获、腾茬;秋收后抓紧翻犁整地、育苗。抢抓有利时机,适时播种移栽,适期内尽量缩短播种期,改变我省秋种季节偏迟、播期偏长的局面。油菜育苗移栽务必在秋分前播种育苗,在霜降前移栽结束;小麦要在霜降前后基本播完;马铃薯播种在来年春分前基本结束;冬春蔬菜提早规划,作好准备,并及时育苗、移栽;利用前作收获前的有利时机,适时播种绿肥;饲草要在寒露以前播种。
(二)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布局。一是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夏粮种植面积,稳定增加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努力扩大饲草面积。夏粮中,继续扩大马铃薯面积,稳定小麦面积。坚持旱地多种小麦、马铃薯,稻田多种油菜、蔬菜,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扩种稻田马铃薯,以利夏秋作物茬口衔接。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大力推广粮肥间套技术,扩大旱地绿肥、稻田绿肥、果园绿肥面积,积极开展绿肥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好绿肥留种问题。坚持种草养畜相结合,在冬闲田土较多的地区,加大引草入田力度,尽量减少冬闲田土。二是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品种高产优质。今年我省主要推广以下品种,小麦:绵阳26、绵阳28、绵农2号、绵农4号、贵麦2号;油菜:油研7号、油研9号、杂选1号、遵油1号、绵油11、黔油11号;马铃薯:米拉、坝薯10号、威芋3号、合作88、克选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