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矿山采空塌陷防范区。
我市因采煤、金、滑石等矿种产生的地面塌陷12.48平方公里,并多次发生地面塌陷灾害。1999年3月,位于莱州市马塘二采区的两间工棚发生突发性塌陷,造成6人死亡。居民区附近、公路两侧的矿山采空区直接威胁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汛期6-9月。
(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根据调查,下列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为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范重点,需要加强防治工作:
1.栖霞市北夼村-后张家村(泥石流)。
2.栖霞市安子夼村(泥石流)。
3.栖霞市生树夼-上哨村(泥石流)。
4.栖霞市蓝蔚夼村(泥石流)。
5.栖霞市黄崖底村(崩塌)。
6.栖霞市町夼村(泥石流)。
7.栖霞市西凰跳村(崩塌)。
8.栖霞市李博士夼-栾家庄村(地面塌陷、地裂缝)。
9.栖霞市香夼村(地面塌陷)。
10.招远市、龙口市境内玲珑矿田区(渣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
11.招远市付家矿区(地面塌陷)。
12.蓬莱市大柳行金矿区(地面塌陷)。
13.莱州市大泽山北麓大理石花岗岩开采区(渣石流、滑坡)。
14.莱州市滑石矿(地面塌陷)。
15.莱州市马塘村(地面塌陷)。
16.莱州市206国道新城-北吕段(地面塌陷)。
17.莱州市新城村(地面塌陷)。
18.莱州市焦家望儿山金矿尾矿库(渣石流、地面塌陷)。
19.莱州市龙埠村(地面塌陷)。
二、地质灾害隐患的防治措施
针对上述1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和我市地质灾害现状,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1.栖霞市北矿村-后张家村、安子夼村、生树夼-上哨村、蓝蔚夼村、町夼村等5处泥石流隐患。隐患均位于栖霞市境内低山区,分布相对集中。据调查,历史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泥石流发生,均具有再次发泥石流的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
(1)建立群防网络定期巡查,暴雨期加密巡查,发现灾情按速报制度执行。
(2)汛期之前疏通加固流域内泄洪渠道,以利快速泄洪。
2.栖霞市黄崖底村、西凰跳村两处崩塌隐患。对黄崖底村崩塌隐患进行巡视检测,雨期加密巡视,发现险情及时避让。在西凰跳村南公路崩塌隐患处设立警示标志,提示过往车辆行人尽快通过,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