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扶持和拓展旅游消费。继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引导性投入。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完善西柏坡、正定古城、赵州桥三大观光旅游产品;培育温塘——天桂山——驼梁——五岳寨、嶂石岩、苍岩山、抱犊寨、蟠龙湖五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拓展红色、佛教、生态、体育、都市观光购物、节庆会展、商务、工业、农业等专项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抓紧筹建市区旅游咨询中心和平山县游客中心,增设市区至热点景区旅游客运专线,取消中心市区对大型旅游车辆的交通限制。尽快修订《石家庄市旅游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建立石家庄旅游信息网,加强与北京、天津、山西等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联手开发跨区域精品线路,提高和扩大石家庄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进一步扩大教育消费。大力发展优质高中和高等教育,抓紧制定“石家庄市推进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规划”,鼓励中外各类教育机构来我市合作办学,支持社会力量依托现有资源扩大办学规模。鼓励寄宿制高中、民办学校和普通高校在完成本市招生任务的前提下,扩大对外招生。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放宽对学校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技术型人才的限制,依托现有优势专业成立以数控、计算机、服装、旅游为主的四大职教集团,通过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加大与发达省市的联合办学力度,开展“订单”培养,实现异地高水平就业。积极开展法律常识、妇幼保健、老年陪护、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的社区服务和生活技能教育,满足广大居民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改革教育收费机制,尽快研究制定新形势下我市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教育收费标准,增加教育收费透明度。
(八)大力推进医疗保健消费。进一步搞好全市医疗卫生规划,鼓励通过兼并、参股、控股和托管、连锁经营等方式重组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建立医疗服务集团,实现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营利与非营利分类管理,在确保基本医疗的基础上,打破垄断,全面放开非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布局规划,鼓励开辟妇幼保健、老年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咨询、家庭医生等服务新领域,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规范医保定点药店,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平价药房”发展,让群众用上价廉质优的放心药。鼓励开展健康咨询、陪护就医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积极发展上门服务,支持民间投资设立养老保健院。
(九)积极引导汽车消费。适应高收入群体日益旺盛的汽车需求,积极引导和扩大家用汽车消费。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秩序,简化购车手续,归并税费,清理不合理收费。支持4S专卖店建设,在征地、融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强对汽车售后服务、维修及加油(气)站的管理,规范和清理车辆使用中保险费、路桥费、停泊费等各种收费,降低汽车使用成本。调整汽车消费信贷政策,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改善信贷服务,简化贷款购车手续,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还贷期,丰富信贷品种,建立规范的汽车信贷消费市场。探索开展经销商库存融资、用户分期付款等多种汽车信用消费形式。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城区通行能力。今后凡新建大型商场、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及集中住宅区,必须配套建设大型停车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