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目标。
2004年,在全省初步建立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省建设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完成在全省各级干部中普及生态省建设基本知识和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工作,初步形成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和科技教育支撑体系。2004年县级以上机关干部生态省建设知识普及率达到70%;全省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达到50%;全省公民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达到50%;建设生态文明学校100个,生态文明社区20个。
2.工作重点。
(1)做好生态省建设基础教育工作。
一是会同省教育厅搞好生态省建设师资培训,推动中、小学《绿色吉林》课程的普及教育。
二是会同省委党校做好全省各级党校生态省建设师资培训。
(2)广泛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宣传。
充分发动新闻媒体搞好生态省建设的宣传,坚持常态宣传与重点专题宣传相结合,利用吉林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省内主要媒体开设生态省建设专刊、专栏,进一步扩大生态省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社会宣传、报道,重点宣传各市州、县(市、区)生态建设典型经验,对特别突出的先进典型,在全省乃至全国报道宣传。
(3)广泛开展生态省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
积极鼓励和动员省内专家学者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研究,选择影响较大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攻关。组织省内有关科技协会召开吉林省绿色食品开发学术研讨会、吉林省生态资源特色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并编印形成论文集。
(4)深入开展生态省建设理论研究。
组织有关专家围绕生态省理论体系建设编印出版《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林业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等生态省建设系列专著。
(5)开展“全省农村生态文明普及行动”宣传活动。
组织有关媒体和省内各有关大学的学生,利用暑假深入到全省500个村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宣传活动,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6)加强生态省宣传设施建设。
选择省内主要交通路段和重点城市建设大型宣传设施,尽快建立全省宣传设施网络,形成生态省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7)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资源综合利用活动。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节能知识宣传,节能先进企业报道,提高全民节能意识。编制节能知识宣传手册,组织开展街路宣传等活动,切实起到宣传效果。按照国家关于在2004年到2006年开展节能宣传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三年活动的具体工作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落实好国家组织开展的各项节能活动。
(8)开展生态省建设国内外交流考察活动。
与各生态省之间进行广泛交流,赴有关省份考察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同时组织赴国外进行考察交流。
三、2005年工作目标和重点
2005年是实现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最后一年。2005年生态省建设总的工作目标是全面完成《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第一阶段各项目标,初步建立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框架,确立吉林省绿色品牌大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