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失效]

  (一)改革发展机制。建立运转协调、灵活高效、政策透明、管理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将管理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上来。依法严格保护农业机械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更好更快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市场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机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
  (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立新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有效促进农机科技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快农机科研成果转化。组织力量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如饲草生产、马铃薯种植与收获、中药材挖掘、花卉园艺、果蔬产后处理及保鲜机械化等)进行科研攻关,重点突破。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科研开发成果和经验,加快农机科研开发创新步伐,实现技术上的跨越。
  (三)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在巩固健全承担政府公益性农机服务机构的同时,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机制,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农机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组织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优化组合机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把农机大户作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生力军,积极予以扶持、引导和发展。鼓励和发展农机专业经济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着力培育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维修、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
  (四)加强技术推广。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承担着农业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公益性职能,要保证工作经费,稳定专业技术队伍,增强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加强项目建设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要改革农机推广方式方法,如推行项目招标、择优委托、首席专家负责制等,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五)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甘肃省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机大户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机手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专业培训、定期轮训、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实施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