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防病抗病技术
重点研究主要海洋经济鱼、虾、贝病害快速诊断及防治技术、主要水产品的疫苗与抗体开发技术等。建立养殖区病害测报防治示范区。
2、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1)海水直接利用技术
引进与研究利用海水冷却的技术及相关技术(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等技术,以及海水循环冷却方式等),并在临海的发电、化工等用水量大的企业推广海水冷却技术,到2010年,在部分沿海城镇和南澳岛逐步推广海水直接利用的技术。
(2)海水制盐新技术
研究、引进一次性连续成盐等新技术,提高南澳原盐的生产与加工的能力。
(3)海水淡化技术
加强海水淡化现有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逐步满足临海地区和海岛开发对海水淡化的要求。重点在减少能耗和能量回收以及提高水的回收率等方面降低成本,着重于造水与发电、淡化与浓缩、分离与精制等多重目的和效用的开发研究,并且向装置大型、自动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海洋能源开发应用的新技术
通过应用高新技术来开发利用海岛风能资源,为海岛建设提供能源,带动其他开发项目的开展,从而推动海岛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研究重点是解决风能发电设备国产化中的关键环节,并加强建设南澳岛风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
4、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
加强滨海风景旅游资源结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接待服务设施结构等综合研究,海上体育运动基地及配套技术和滨海景区沙荒地绿化及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发展滨海旅游的重点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休闲渔业示范区。
5、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
(1)海岸带和滩涂多功能地段详查论证;
(2)有重大经济价值开发的海岛详查论证;
(3)主要河口、海湾详查(韩江口、青澳湾)及开发试验示范;
(4)近岸海域资源、环境评估;
(5)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与南海休渔策略研究;
(6)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7)海湾养殖容量研究。
6、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
(1)海洋污染监测技术
积极争取支持与配合上级有关方面建立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监测网络,改进现有的监测技术,研究新技术,大力发展遥感监测和浮标监测技术,在2005年前,初步建立海洋污染立体监测系统。
(2)防治海洋灾害性污染技术
争取上级的支持,重点研究赤潮预测、预报、控制和防治技术,建立赤潮监视、监测和预报系统;研究近岸溢油污染防控技术、海上石油污染防治技术,建立海面溢油预警系统。
(3)海洋生态保护
重点研究沿海生态环境优化与保护措施,海洋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保护及其恢复拯救技术,海水养殖、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引起的海洋污染防治技术,沿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及防治措施等。
7、海洋基础性研究
分期分批进行下列基础性研究:
(1)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2)海洋水产种苗资源与遗传改良及水产养殖增殖、病害防治研究;
(3)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4)海洋调查与开发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5)海洋灾害与防治对策的研究。
(二)林业
1、沿海沙滩防护林湿地经营技术研究;
2、沿海沙滩防护林带更新换代技术研究;
3、特色水果的保质与改良研究与开发;
4、山坡地的开发利用研究;
5、陆地生态林业经营技术研究;
6、采石取土退化林地复绿与经营技术研究;
7、水源涵养林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
8、商品林综合开发研究;
9、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景观林业建设与经营技术研究;
10、生态公益林低等级林改造与经营技术研究;
11、汕头市红树林生态系统建设与技术研究;
12、水源涵养林品种改造与经营研究;
13、森林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4、适用林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15、珍稀野生乡土花卉的驯化与应用研究;
16、中草药、食用真菌等山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开发研究。
(三)狭义农业(包括水利)
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技术
1、项目的开发论证;
2、蔬菜、水果、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
粮食产业开发技术
1、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
2、标准化生产的多种技术组装集成研究与开发;
3、粮食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蔬菜业生产与开发技术
1、新型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2、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3、无土栽培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潮汕小菜加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5、蔬菜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6、潮汕蔬菜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研究;
7、耐热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
8、蔬菜良种产业化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