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伴随着持续炎热干旱,今年我区部分地区草地虫害也大面积发生,尤其是艾比湖和吉木乃县等地亚洲飞蝗灾情严重。目前,全区蝗虫发生面积为3308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1352万亩,严重威胁草原生态安全。
二、抓好抗旱保畜工作,确保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1.加强抗灾组织领导。各级党政要迅速成立以主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抗旱保畜领导组织机构,认真分析和把握各地草原旱情形势,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旱工作,要克服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自保安全,要制定抗灾具体方案,明确分工和责任,立即行动,尽快做到抗灾人员、物资、资金到位,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重点抓好牲畜越冬饲草料准备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133”工作,从现在立即动手,早打草、多备草,除了把人工打草场及天然打草场能打的草打下来之外,还要把田边地头零星小片的草打下来,同时多收集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把以往不利用的葵花头、玉米芯和树叶等饲草资源也利用起来,做到草不足秸秆和农副产品来补。下大力气推行“三贮一化”和“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饲草调制加工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鼓励和动员有条件地区的广大农牧民种植优质、高产牧草,以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要结合牧民定居,多建塑料暖棚,维修旧棚圈。要延长夏牧场放牧时间,减轻秋冬草场压力。
3.加大出栏,控制牲畜存栏,减轻冬春草场压力,确保牧民和牲畜安全越冬。各地要积极引导农牧民科学饲养,利用旅游旺季牛羊肉价格高的有利时机,压缩非生产畜存栏,能繁母畜和良种畜留下来,其它牲畜要及早出栏、多出栏,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缓解冬春草畜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出栏收入多购草料以弥补不足。
4.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抓市场,抓流通,搞好毛、绒、肉等畜产品的销售,关键是搞好畜产品供需信息和价格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引导和组织流通企业、专业户积极参与畜产品购销,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协会的作用,使农牧民手中的畜产品既卖得出,又卖得好;二是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牛羊育肥及猪禽和特种养殖,扩大养殖规模,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收入。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特别是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继续鼓励和组织牧民参与牧区旅游、餐饮及建筑业等二、三产业,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5.加大草原建设和保护力度。抓好草原虫、鼠害防治和草原防火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大面积发生蝗灾的严重威胁,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严密监控,积极做好物资准备,积极采取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把虫害压下去,不给明年留下隐患。同时,抓好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地建设的规划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