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校区间的网络高速互连,扩充建设主校区校园主干网,进一步建设、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与网络信息服务体系;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海量存储,构建一个存储区域网,提供海量存储,实现无线接入服务,增强图书馆总馆及分馆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学校大型服务器上的仪器设备信息资源辐射全国共享系统。
(3)教师队伍建设。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造就与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一批在学科研究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建立与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与制度。
(4)创新平台建设。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能冲击国际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交叉学科、重要的新兴学科,并与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实验室建设项目相结合,进行国家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优秀学术团队建设、重要的教学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化建设。
2.福州大学“211工程”二期建设目标与任务
建设目标:
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和自身优势的新型大学,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高等学校的一流水平,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建成布局和结构比较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某些学科能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建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与港、澳、台和东南亚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建设任务:
(1)重点学科建设。突出适应福建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重点建设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与应用、清洁化工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理论、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项目;以学科建设带动学位点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2)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以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人员精干的教师队伍。
(3)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稳定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本省经济建设主战场,实行产学研结合,创建福州大学科技园,组建校产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名牌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