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艾滋病疫情搜索、调查、确认、报告等监测工作。2010年以前,全省建立150个艾滋病监测哨点,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广泛筛查感染者和患者,重点监测以往赴外省参与卖血浆人员、公安部门查获的卖淫嫖娼和吸食注射毒品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级疾控机构要开展疫情调查工作,特别是要开展对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当地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数量,以及疫情流行趋势,为研究制定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上报艾滋病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教育宣传。充分发挥乡镇、村组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为重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在2010年以前,全省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在城市达到90%以上,在农村达到80%以上,在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学校达到100%,在高危人群中达到100%,在戒毒、劳教等被监管教育的人员中达到100%。
新闻宣传单位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之一,积极宣传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卫生健康知识栏目,定期刊播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
农业部门要会同卫生、文化等部门编写、印发适合农村的宣传材料,做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每个乡镇有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并支持乡镇和疫情比较严重的村建立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栏。要会同卫生、工商、新闻宣传等部门,充分利用集贸市场、节假日等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全省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学校每学年安排2小时以上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的知识教育,大学新生报到时,为每个学生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资料。初中学生每年安排不少于2次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