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工作任务与具体措施
  (一)整治食品源头污染,突出抓好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以及药物等农业投入品滥用的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禁用和限用药物及其它化合物的要求,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实施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计划,加大对农药残留超标和激素滥用的整治力度,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督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在养殖业方面,加大对畜禽饲养过程中药物滥用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监管工作,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畜产品生产和经营可追溯制度,阻止违禁药品从人用药品领域流向养殖环节,加大对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产品的整治力度;在水产品生产方面,开展对水产品用药的监管与指导,规范、整顿渔业生产资料经营秩序,以水产苗种、渔药、渔饲料和添加剂为渔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野生食用动植物的监管。在全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6个,无污染养殖示范小区2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3个以上。适时向社会公布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搞好产销衔接工作。这项工作由省农业厅、水利厅、质监局、林业厅等组织实施。
  (二)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突出抓好对生猪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以及使用“瘦肉精”、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以查处食品生产使用非食用原料、病死畜禽、回收的过期食品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强对调味品、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从原材料进厂把关到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卫生、储运、包装、商标、标识印制等方面的审查,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不发给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不具备食品生产加工条件的不发给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违法经营的要吊销证照,对无证照生产经营的依法予以取缔,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和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生产经营清真食品规定条件的企业要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予以取缔。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市场,并依法查处。依法加强生猪屠宰监管,严格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达标验收,坚决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强化生猪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制度,规范检疫行为,严厉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以及使用“瘦肉精”、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不法行为。确定我省水生动物疫病目录,开展水产品检疫工作。搞好生产加工和入市销售的衔接。这项工作由省质监局、商务厅、卫生厅、农业厅、水利厅、工商局、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
  (三)整治食品流通环节,突出抓好对儿童食品及节日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要加强对上市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经营企业实行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推行上市食品安全市场主办单位和销售者责任制;引导食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建立完善现代交易手段和食品安全检测、标识制度及公示制度。强化对重点食品定期质量监督抽查和强制检验,逐步建立场内自检、场外流动快检速测、执法部门抽检和消费者投诉送检的联动机制。对抽查和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坚决清除出市场。要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加强对食品销售网点、摊点设置的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出入境动植物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疫,强化食品进出口的监管力度。通过组建各类食品流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使食品经营者守法、守规经营。突出整治儿童食品,净化儿童食品消费市场。对全省儿童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加大清仓查库力度,摸清底数;对未经批准生产儿童食品的加工点要坚决取缔,对不法分子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要进一步完善儿童食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健全既能确保食品安全、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儿童食品企业的管理规范,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清除出市场。进一步严格对进出口儿童食品的检验检疫。结合季节、节日食品市场的实际状况,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一是夏季饮料、酒类、陈醋、熟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二是中秋节、国庆节前后集中开展节日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元旦、春节前后集中整治行动。在集中整治中开展“七查七看”:一查经营主体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二查进货票证台帐,看货物来源是否合法;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属于假冒伪劣;四查包装标识,看标识是否虚假;五查商标、广告,看是否侵权误导;六查市场开办者,看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七查问题食品下架、退出市场情况,看追根溯源处理结果。这项工作由省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务厅、建设厅等组织实施。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