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节水型
灌区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宁政发[2004]65号 2004年6月5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引黄灌区是我区农业的精华地带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长期以来,水利对保障灌区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抓住国家大力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利时机,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当地水资源总量11.73亿立方米,人均2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12,加上国家分配的黄河水资源,人均可耗水量72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区之一。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用水结构失衡、用水效率较低。2003年,农业及生态用水占全区总用水量的93.3%,工业用水仅占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目前,引黄灌区85%的干渠、70%的支斗渠没有砌护,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4。南部山区1998年以来改造病险水库32座,蓄水能力有了较大增强,但由于库井灌区渠系损坏严重,建筑物不配套,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日趋增加,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10年,工业用水将由目前的3.72亿立方米增加到6.7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将由目前的1.44亿立方米增加到2.12亿立方米,生态用水将由目前的8.37亿立方米增加到11.42亿立方米。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前,唯一有效的途径是加快引黄灌区节水改造步伐,通过节约灌区农业用水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和工业占地相应增加,灌区农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南部山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需求的压力加大。要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压力,提高引黄灌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必须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因此,加快节水型灌区建设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十分紧迫。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