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岗位、文明班组、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活动。层层选拔、树立、表彰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和先进集体、个人,到2008年,全区创建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单位达到150个,先进个人150名,60%以上的班组成为班组文化创建达标合格班组。
(二)广泛开展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为主题的职工教育培训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完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市、县(区)、厅局、基层单位应当建立培训基地。市、县(区)文化宫、俱乐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全区职工教育培训网络。
(三)认真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在职工中大力开展普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到2008年,全区70%以上的中青年职工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实用外语等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及本行业新技术知识;20万人次参与合理化建议和群众性小改小革发明创造活动;建设100家职工技术协作组织,创效益5000万元;技能型、智能型、科技型和安全型劳动竞赛占全区竞赛项目的80%以上;培育100个有本区特色的智能型班组。
(四)加强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考核,提升职工职业资格级别。5年内,每年开展3—5项全区职业技能大赛和10万职工技术大练兵活动,企业职工参赛人数达到80%以上,每年开展一次“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奖赛活动;每年有10%的职工通过培训、练兵以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使职业资格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晋升一个等级或取得第二职业资格证书;到2008年,全区中级技术工人比例达到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高级工达到10%以上,技师达到5%以上,造就出一支复合型的技术工人队伍。
(五)建立健全职工素质档案制度。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逐步建立职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技能技巧、健康体能、培训教育、发展意向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档案,构建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六)发挥文化活动阵地作用,提升职工艺术品位。要适应不同职工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职工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培育一支较高水平的职工业余创作演出队伍和一批职工优秀文学艺术人才,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风格,体现宁夏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品。
(七)全面启动职工健身活动,提高职工体能素质。继续开展各种传统体育活动,积极推广普及科学文明、具有时代特点的职工健身方法。要逐步建立职工体质监测数据库和职工体质健康评价体系。5年内,力争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职工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