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区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2000多例,每年具备手术指征人数4000例左右,其中50%是青壮年,通过手术可以恢复劳动能力;0—14岁低视力少年儿童约1.14万人,近6000人需要接受义务教育;肢体残疾人中下肢残疾者约3万人,需要通过康复手段,改善和恢复功能,提高学习、就业能力;0—7岁聋哑儿童1.5万人,每年新增聋儿400余名,有5000名儿童需要通过听力语言训练,为接受义务教育做准备;90%的精神病人需要建立精神病防治监护网,通过社区提供康复服务和劳动技能培训;0—7岁智力残疾儿童约有6000人,最佳受训范围的儿童约3000人,需要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语言、认知、运动方面的训练。
全区残疾人中文盲半文盲占66.37%,“三残”(盲、聋哑、弱智)少年儿童入学率为61%,全区每年约有3200名贫困残疾少年儿童需要资助就学。城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为74%,约有2万残疾人需要就业。全区11.4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中,每年需要扶持的残疾人有2.6万人。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宁夏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强化基层工作,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
三、目标任务
“八项爱心工程”的目标是有计划地解决残疾人工作、生活和发展问题,改善他们在康复、教育、就业、脱贫致富、福利、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实现“平等、参与、共享”。
“八项爱心工程”五年计划是:
(一)送你光明工程。为双眼中视力较好的一只眼最佳校正视力在0.3以下或视野半径小于20°、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8000例;对享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救助的特困残疾人实行免费手术1000例;对1000名低视力患者提供助视器并进行视功能训练,重点服务14周岁以下低视力少年儿童,并对其中500名低视力患者进行特别扶助;培训低视力患者家长200名。
(二)同行奔小康工程。为1000例下肢截肢的肢体残疾人安装普及型假肢,并进行康复训练;为双下肢残疾、截瘫、严重脑瘫者提供轮椅1000辆;为150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
(三)同声呼唤未来工程。为255名听力损失在50—80分贝之间的7周岁儿童佩带耳背式助听器并接受语言康复训练,使受训儿童入普小、普幼率达到25%以上;为125名贫困家庭聋儿免费提供助听器并接受训练;加强聋儿家长培训工作,为255名家长举办家长培训班,指导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建立家庭康复训练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