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网络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公共卫生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加强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切实推进公共卫生建设,明确职责,协调配合,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二)加大卫生投入,确保公共卫生项目建设经费。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调整卫生经费的分配比例,向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倾斜。要调整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加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投资。在保证公共卫生项目建设经费的同时,落实和逐步提高社区和农村的预防保健经费,对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经费给予适当补助,争取到2007年社区预防保健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4元。
(三)转变卫生行政职能,深化卫生改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职能,重点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要从“办医院”、“管医院”为主,转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上来,认真研究和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深层次问题。探索卫生投入和其他渠道融资的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盘活存量和社会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和民营医院建设的模式,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存量资源向公共卫生领域转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四)加强社会公共卫生宣传教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公共卫生建设和管理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宣传部门要加强社会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公益宣传,在电视台每天播出3次公益广告、每月播出1次公共卫生专题节目。宣传内容的制作由市卫生局牵头,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配合,并由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负责安排在电视台播放。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公共卫生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面,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群策群力,推进公共卫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