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目标
以举办“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和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为契机,经过7年的努力,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以人才高地为支撑的城市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行政与司法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将上海建设成创新活力强劲、要素市场齐全、转化渠道畅通、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知识产权人才集聚、知识产权运作体制完善的国际大都市。
(二)主要分类目标
专利:上海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与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到2010年,平均每百万人获授权的发明专利达到150件,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在某些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商标:到2010年,上海企业国内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5万件,每百万人拥有注册商标的数量达到8000件。驰名(著名)商标的群体和市场影响力有大的发展和提高。
版权:推进和发展以软件网络领域、创意设计领域、媒体传播领域为重点的新型版权产业。到2010年,上海核心版权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例和版权产业产品与服务的出口达到国内领先。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不断提升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设计水平和整体实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植物新品种:重点培育具有上海农业优势的原创性品种,到2010年,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量有大幅度提高,品种权实施卓有成效。
四、工作重点和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几年,上海要以“激发创新能力”、“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集聚知识产权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一)致力于创新源头的培育,不断激发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1、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的创造以创新思维为前提,以创造能力为基础。立足未来,从中小学生抓起,在基础教育中推行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高等教育中,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普及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鼓励研究生创造发明,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激发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热情,使他们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源头。要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从2005年起,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把知识产权法制宣传纳入本市普法教育计划,把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列为每年科技节活动等重要科普活动的内容,不断提高市民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每年组织一次万名市民知识产权认知调查,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