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我省蓝莓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
关于加快我省蓝莓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4]68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农委《关于加快我省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加快我省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

(省农委 2004年9月2日)


  蓝莓是一种规模化生产开发较晚的小浆果类果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十分适合我省东部山区生长,市场前景广阔。为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推进蓝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意见。
  一、科学把握我省发展蓝莓产业的前景、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一)蓝莓产业前景广阔。
  蓝莓(学名越桔Blueberry)是一种以山地、林区、野生待开发为特点的第三代水果,果皮薄,汁多,籽细微,风味甜美,清爽宜人,既可鲜食,亦可加工。蓝莓营养保健功能十分突出,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功能、明目及抗癌等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同时,蓝莓果实、植株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深度开发潜力也很大。因此,蓝莓经济价值极高,目前国际市场每吨蓝莓浓缩汁售价3-4万美元,相当于苹果浓缩汁的30-40倍;从国内生产实践看,种植一公顷蓝莓,年纯收入最少要在3万元以上。由于蓝莓规模化人工栽培历史较短,总体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蓝莓栽培总面积在22900公顷,总产量20万吨,而每年国际市场实际需求量至少在40万吨以上。
  (二)我省发展蓝莓产业优势明显。
  首先,自然条件优越。蓝莓适于在湿润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我省的长白山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雨热同季,丰富的酸性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大规模开发蓝莓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特别是长白山区绿色纯净的生态环境,为发展营养保健型的蓝莓水果生产创造了优越环境条件。其次,技术准备充分。吉林农业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蓝莓的开发研究,先后选育推出了“美登”、“芬蒂”、“北村”等为代表的一批适于吉林省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果实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并与美国、波兰等国的国际性蓝莓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技术交流关系。吉林顺安农业开发公司与北华大学合作于近年成功引育了顺华一、二、三号等蓝莓优良品种。第三,劳动成本优势明显。蓝莓生产劳动密集,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篮莓主要生产国,雇佣一个工人种蓝莓,1小时的工资是6美元,是我省的15-20倍。第四,产业发展有基础。蓝莓作为我省东部山区的野生特产,已有多年的采集、加工生产历史。目前全省专业或兼营蓝莓生产加工的企业10余家,年采收加工蓝莓约2000吨,蓝莓酒、蓝莓饮料等加工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并取得较好效益。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