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振兴
吉林老工业基地2004-2005年实施要点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4]69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2004-2005年实施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实施要点的分解落实,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九月十四日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2004-2005年实施要点
(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4年9月7日)
按照省政府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要求,为贯彻落实《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现提出如下实施要点。
一、明确目标,抓好开局,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打好基础
(一)进一步增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04—2005年是实施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一阶段,积极推进各项振兴工作,对全面完成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任务至关重要。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变化,以及我省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振兴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良好开局,为全面完成振兴任务打好基础。
(二)正确把握振兴思路和工作重点。全面实施《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相衔接,重点抓好改制、项目、招商、环境、创业五项工作,着力解决水资源、能源、交通制约和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
(三)确保到2005年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地区生产总值预期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三次产业比重为17∶47∶36左右。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重点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初步形成1至2个有发展前途的接续产业;全社会累计新增就业78万人。
二、全面提升优化和创新第二产业
(四)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全力扶持一汽发展,巩固和提高一汽集团的战略地位。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积极研发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重点实施一汽大众66万辆轿车、一汽10万辆红旗轿车、一汽10万辆解放卡车、丰田V6发动机、轻微型车和商务用车5大工程。推进长春万荣扫雪车、长春专用汽车制造公司压缩式垃圾车等专用车项目。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关键零部件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形成汽车电子电气、发动机附件、底盘、转向及传动等七大模块系统,促进一汽四环、富奥集团等一批重点零部件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积极发展汽车衍生业务,全面促进汽车服务贸易发展,加速启动汽车金融、汽车租赁及二手车业务。2005年,省内汽车产量预期达到80万辆,其中轿车45万辆,工业增加值预期达到500亿元。
(五)巩固壮大石油化工产业。稳定老区原油产量,加快新区发展,加大吉林油田勘探开发力度,实施油田百万吨扩能改造,确保增储上产。在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的同时,积极发展生物化工、煤化工和以二氧化碳、油页岩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向原料的多元化、产品加工的精深化、产业的延伸化发展,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推进与英荷壳牌公司在油页岩开发上的合作。依托吉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提高加工制成品比重和附加值,推进现有装置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吉化百万吨乙烯扩建及其配套工程,重点推进吉化60万吨乙烯、30万吨ABS、35万吨苯乙烯、24万吨丁辛醇、2万吨乙丙橡胶和长山化肥厂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等重大项目建设。2005年,原油产量预期达到53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75万吨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达到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