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科技孵化器和中介机构建设
加快制定我省《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若干意见》,集成科技、经济、信息、人才、经营管理等力量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搞好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的衔接,搞好支持产业化的综合技术贸易服务。抓好长春、吉林两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营造城市科技商务中心,促进高新区间的协作。重点抓好功能园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加快发展突破性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以技术交易、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评价、专利代理等为内容的科技中介机构,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支持中科院长春分院申报和建立中科院长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七)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
全力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解决实用人才缺口问题。一是继续实施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着力打造基础理论研究人才、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和转化人才、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外向经济贸易人才、哲学社科类人才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急需的人才队伍。二是落实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重点资助一批35岁左右、成长性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学成回国的青年优秀人才,努力使这些后备力量尽快挑大梁。三是对具备院士潜质的高端科技人才进行特殊扶持,引导他们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建功立业,在上项目、评奖、国际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使他们尽快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四是对具有科技背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家予以扶持,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
四、主要措施
(一)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按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资金、智力、仪器设备等生产要素在形成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中的贡献份额,量化知识产权的收益,推动技术产权人格化和分配期权化。明晰政府科技投资的技术产权,增强政府在科技计划中的导向作用;调动社会资金尤其是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推进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高校、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产权意识和规避风险意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成功率和政府科技投入效益。
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工作,把市场需求作为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的靶点,夺取产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树立项目经营理念,在出专利出标准的前提下,注重产业链的挤入效应和新产品的市场空间,主动设计重大项目。集成有限资金、人才、平台和政策的优势,塑造“产业化-名牌产品-关键技术或重大共性技术”的凝炼项目模式,从科技攻关源头促进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着眼于支持一批创造性优势科研团队,让他们尽快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领头羊。树立责任意识,建立项目质量与立项处室挂钩的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和在研课题的中期评估制度,加强对验收课题的技术转让和向产业化转移的指导,提高科技计划的运行质量。
推进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科学界定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的职能,按隶属关系实行分类改革。积极推进以全员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逐步精干公益型科研机构的人员,增强其技术鉴定、标准化制定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社会公益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