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思路
建设科教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设科教省的含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我省的科技、教育事业,使我省科技、教育各项发展指标居于全国前列;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科教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实力,依靠科技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指导思想
2004—2005年,科教省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围绕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高科技名牌产品和高科技企业,培养一批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急需人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依托科教优势,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粮食主产区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指导原则
1.坚持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结合工业省和生态省建设,结合科技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十五”发展计划,统筹谋划科教省建设各阶段目标,合理部署2004—2005年科技和教育工作。
2.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教育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整合科技教育资源,提高科技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企业改革,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3.坚持走技术跨越道路。突出重点,启动对经济发展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优化。
4.坚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成果孵化、产品中试、创业投资、人才推介等重要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企业运用科技成果的政策倾斜。
5.坚持发挥人才作用。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建设领军人才群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吸引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
(三)主要目标
2004—2005年,是科教省建设的起步期。到2005年,科技进步水平要稳定在全国第13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年。初步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良性互动,“产学研”合作融洽,各类教育衔接融通,科教与经济结合更为紧密,科教事业全面发展的局面。
———构建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专业型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国家长春光电子基地和长春生物医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构建必备的科技条件与重要基础设施的创新平台框架。
———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到2005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