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二届
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我市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通知
(渝办发[2004]243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市政府领导批示,现将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研究、参考。
二00四年七月十五日
关于转发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市政府
《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函
(渝人办函[2004]43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现将有关审议意见归纳整理如下:
会议赞同市政府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认为《报告》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委员们肯定了市政府近几年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认为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拟采取的措施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同时,委员们就报告涉及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是:
一、认识问题
目前,在各种会议的讲话、文件中已基本上没有明确表示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说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仍有顾虑,服务不够大胆,非公有制经济未能做到与公有制经济享受同等待遇。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体制问题
市政府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并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该局,以其统筹协调全市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理顺管理体制,克服多头管理弊端,整合行政资源,转变政府职能。但从市中小企业局现有的职能看,在统筹协调全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上力不从心,指导和服务缺乏手段。建议结合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市中小企业局的指导、服务职能,使其能真正承担起统筹协调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重任。一些区县(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还分属不同的部门,可参照市里的做法,归由一个部门负责指导服务,形成从上到下完整的指导服务体系。
三、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报告》中对金融机构怎么做讲得较多,政府自身怎么办写得不够。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比较少,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对发展担保公司、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应明确目标和规划。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大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