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对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全省推行清洁生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经贸委牵头,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经常研究和协调解决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切实将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部署、检查和推动清洁生产工作。省经贸委、省环保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我省清洁生产推行规划,编制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加强对清洁生产的指导。各级经贸委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职责。各级环保局要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科学技术、国土资源、农业、建设、水利、税务和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推行清洁生产工作。
(三)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作。作为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企业要积极、自觉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企业要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明确清洁生产目标,加快污染防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清洁生产贯彻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要积极采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努力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和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手段。要坚持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不得从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以企业自行组织为主,各级经贸委和环保部门要根据企业排污情况,督促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列入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应在一年内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如实报当地设区市环保局和经贸委审核,各设区市经贸委和环保部门应将审核意见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报省经贸委和省环保局备案。各级经贸和环保部门要积极指导和督促企业按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各级环保部门应将清洁生产审核结果作为核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核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