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四:
┌────────────────┬──────┬─────────┬───────────┐
│ 企业名称 │ 所属学校 │ 主导产品 │ 产业领域 │
├────────────────┼──────┼─────────┼───────────┤
│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大学 │软件 │IT产业 │
├────────────────┼──────┼─────────┼───────────┤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软件股份公司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 │IT产业 │
├────────────────┼──────┼─────────┼───────────┤
│东北师范大学精细化工公司 │东北师范大学│PDS脱硫脱氰催化剂 │化工 │
├────────────────┼──────┼─────────┼───────────┤
│长春理工大学奥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长春理工大学│二氧化碳激光导光臂│检测仪器、激光系列产品│
├────────────────┼──────┼─────────┼───────────┤
│长春理工大学高技术产业中心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医疗仪器 │医疗仪器、精密加工 │
├────────────────┼──────┼─────────┼───────────┤
│延边大学草仙药业有限公司 │延边大学 │制药 │制药 │
├────────────────┼──────┼─────────┼───────────┤
│吉林省中医研发中心 │长春中医学院│中药 │中药制造 │
├────────────────┼──────┼─────────┼───────────┤
│吉林农大科技示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栽培 │中医中药 │
├────────────────┼──────┼─────────┼───────────┤
│东师科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 │东北师范大学│在线检测仪器 │建筑材料、石油化工 │
├────────────────┼──────┼─────────┼───────────┤
│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吉林大学 │聚醚醚酮酮树脂 │特种化工材料 │
└────────────────┴──────┴─────────┴───────────┘
(三)实施高等学校汽车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以吉林大学为牵头单位,主要依托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联合一汽技术中心等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围绕汽车的清洁化、节约化、燃料多元化和智能化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开发车载局域网络、发动机控制、ABS和行驶控制、电子控制传动系统、行车导行系统、撞机传感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主动为建设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基地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是一汽集团。为了进一步振兴吉林省汽车产业基地,发挥高等学校汽车产业方面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在汽车产业方面,将培育10项重大科研项目。
(四)实施高等学校石油化工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以长春工业大学为牵头单位,主要依托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联合吉化公司技术中心等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重点围绕食品添加剂、工业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胶粘剂、电子化学品等精细化工开展技术研究,提高加工制成品的科技含量。重点服务对象是吉化公司、吉林油田。为进一步振兴吉林省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发挥高等学校石油化工产业方面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将培育20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转化科技成果20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3—5项。
(五)实施高等学校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以吉林农业大学为牵头单位,主要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大学、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联合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大力开展玉米、大豆深加工研究,畜禽乳深加工研究,长白山生态食品研究。重点对大豆组织蛋白、分离蛋白、深缩蛋白、大豆纤维、膳食纤维、大豆磷脂、大豆多肽以及玉米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乙二醇,丁三醇、燃料酒精、淀粉糖、赖氨酸、聚乳酸及玉米方便食品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为了发挥高等学校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成第三个支柱产业做出积极贡献,将新培育15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转化科技成果20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2—3项。
(六)实施高等学校现代中药与生物制药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以长春中医学院为牵头单位,主要依托长春中医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北华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学校,联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以创新药物研究为中心,以建立符合CCP、GLP标准的研究中心、实验室为基础,大力引进、推广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分子蒸馏、真空蒸馏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纳米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的基因重组技术、酶工程和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集中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创新能力和水平,将新培育10项重大科研项目,重点转化科技成果20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3—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