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计划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有效机制,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培养和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完善教学改革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建设和提高;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和开展大学生科技成果推介和评奖活动。组织大学生应用能力竞赛,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实施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优秀教学院(系)评选制度,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遴选教学名师,引导高等学校知名学者、教授和高水平的教师上讲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引进和使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教材,提升师生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
实行5年为一周期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做好我省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对新建院校、独立学院及新设专业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引导高等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到2007年,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六)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构建高层次人才计划体系,营造创新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健全资助和奖励办法,加大招贤引智力度,设立高等学校咨询专家库,完善政府、企业与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继续实施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培养计划,着力提升其高水平教学和高层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能力。优化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结构,积极打造高等学校哲学社科类人才、基础理论研究人才、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和转化人才、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等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急需的紧缺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并制定本校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到我省创业,为我省经济建设做贡献。
二、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科技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化服务振兴工程
吉林省高等学校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实力。几年来,我省高等学校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技工作,自觉到生产第一线寻找课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高等学校科技资源相对分散,科技经费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难,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对经济发展贡献还不明显等。另一方面,我省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低,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等学校肩负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这一主题,以项目为纽带,以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实验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孵化器的功能,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集成技术,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增强高等学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要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人才、技术设施和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对“五大产业基地”具有决定性、支柱性、带动性作用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同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核心竞争能力,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因此,要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振兴工程,包括8项计划: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计划;
——高等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汽车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高等学校石油化工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高等学校生态型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高等学校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高等学校新型材料产业科技服务计划。
(一)实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计划
本计划旨在提高我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吉林省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能力。目前高等学校承担课题275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13项,成果转化率20%。现已有6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其中4项获得批准立项,另有36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吉林省十大研发基地项目。以大学科技园为辐射源,以省高等学校科技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为载体,整合集成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把已有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并与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关联较大的科技成果,加大推广转化力度,使其尽快形成产业化,不断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力争3年内转化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达到35%。
(二)实施高等学校科技产业发展计划
本计划的预期目标是在科技企业中,重点支持高等学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与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直接关系的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10家。目前全省高等学校共有科技企业65家,资产总额6.2亿元,销售收入1.9亿元,利润总额0.27亿元,纳税0.2亿元。为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高等学校科技企业,集中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具有我省特色并初具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扩张带动作用的高等学校科技产业群。到2007年,全省高等学校科技企业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扶持5家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培育1—2个上市公司。本计划重点支持10家高等学校科技企业(详见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