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遵循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新闻舆论宣传,大力开展《
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漫画、书法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交通安全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全体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大力开展“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继续以30%的创建比例,不断加大“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1.随着市区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拟新开辟公交线路5条,调整公交线路13条,改造中巴线路5条,新购公交车98部,完成南焦公交停车场的征地和建设工作。
2.进一步完善公交专用道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公交专用道的作用,提高公交运输效率。
3.完善公交信息网络,方便公交车运行和市民出行。利用新闻媒体、通讯等手段,及时发布公交车运行的最新信息,吸纳乘客的合理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依法从严整顿道路交通秩序,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1.明确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顿。市区重点整顿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酒后(醉酒)驾驶、超速行驶、货运机动车超载、违反规定载客、客运机动车超员、违反规定载货、造成交通事故逃逸、记满12分不参加考试继续驾车、载物超限、违法超车、不按规定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整顿影响交通秩序的违反交通信号、违法停车、违反分道行驶规定、驾驶证暂扣期间继续驾驶机动车、遮挡污损号牌、载物超高超宽超长、非法安装使用警报器等交通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顿。重点整顿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分道行驶规定、违反交通信号、驾驶非机动车横过道路不下车推行和行人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等交通违法行为。县级市城区重点整顿摩托车无牌无证、拖拉机、农用车违法载人、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和违法占道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基本达到“十无、四规范”工作目标。
2.积极稳妥,解决“三车”(“黄包车”、机动车三轮车、农用车)问题。“三车”是影响我市交通秩序和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按照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联合执法,强力推进此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三车”管理的目标。
3.强化停车管理,规范主次干道停车秩序。对市区各公安分局、各大队的占道停车场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根据《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扩大咪表管理范围,对占道停车开展专项整顿,建设静态管理示范街。同时,积极推进裕华区夜间占道停车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