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方向:重点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种苗繁育、病害防治和精深加工四个关键环节,改善水质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出口水产养殖区。
主要生产镇:潮阳区的西胪、河溪、棉北、城南、金浦、和平、海门,潮南区的陇田、成田、井都,澄海区的溪南、凤翔、莲上、盐鸿、莲下等镇,面积5万亩。
3.1.5、南澳生态旅游农业渔业区。南澳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及良好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同时以风能发电、海水养殖与捕捞,桔红、宋茶、香蕉等优特果茶、优质甘薯生产为特色的产业经济已初步形成,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规划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农业渔业观光区。
主攻方向:构筑生态岛,突出发展海洋产业和特色农业。
主要生产镇:岛内各镇。
3.2、骨干示范基地建设
3.2.1、连片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澄海区的莲上、莲下、溪南以及潮南区的井都、陇田,潮阳区的金浦、棉北、河溪等镇(街道)为先行点,整治产地环境,建立规模化、设施化生产基地,推行反季节、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形成出口型的商品蔬菜基地,以此带动全市的蔬菜生产。
3.2.2、连片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现有基础上,集中力量于潮阳区的关埠、西胪、贵屿,澄海区的莲上、溪南等地建立5个万亩连片以优质品种为主的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优质稻种植比例达9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稻生产,力争全市中优质稻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
3.2.3、连片万亩名果生产基地。以开发当地名优水果为重点,建设金灶香蕉、三棱橄榄,西胪乌酥杨梅、红场青梅(茶叶)、雷岭荔枝、胪岗潮汕蕉柑、溪南草莓、盐鸿林檎等8个连片万亩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优质果茶生产基地,带动开发小北山脉、大南山脉、莲花山脉共10万亩未开发利用的宜果坡地,形成规模经营,培育成国内外知名的名果商品基地。
3.2.4、连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建设榕江片、练江片、三屿围、澄海三围(莱芜、六合、澄饶联围)、牛田洋垦区、南澳腊屿海区等6个连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同时,积极发展高值品种和海水网箱养殖,建设南澳腊屿湾、潮阳海门湾、企望湾海域和榕江出海口为主的太平洋牡蛎、西施舌、文蛤、红肉蓝蛤为主的沿海贝类连片大面积养殖区。
3.2.5、规模化生产禽畜基地。在现有澄海区万宝发展有限公司、潮阳区恒泰来养猪实业发展公司等一批机械化生产万头猪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积极引进推广五元杂交猪和干湿饲料饲养技术,优化结构,提高饲养水平和产品品质。同时,大力发展以狮头鹅、优质杂交肉鸭为主的地方特色家禽和珍禽生产,建立澄海和汕头市郊为主的养鹅基地以及潮阳贵屿、和平、西胪、关埠等水网地带为主的肉鸭基地;支持广东太阳宝乳业有限公司、汕头经济特区澳士兰牧场有限公司的奶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饲养乳鸽、山鸡、鹌鹑、鹧鸪专业场(户),形成规模效益,以此带动整个畜牧业的发展。
4、建设优势农业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