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头市优势农业区域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3.1、建立优特农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
  3.1.1、粮菜轮作农业区。这一部分包括潮阳、潮南与澄海的练、榕、韩三江平原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80%以上,目前以盛产稻谷、蔬菜及部分水果为主,是汕头农产品生产的重点区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小区域试验示范,规划建设成为以发展优质稻与名优蔬菜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形成汕头农业的拳头产业。
  主攻方向: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耕地;二是发展特色蔬菜,重视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推行粮菜轮作;三是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名、优、新品种覆盖率;四是配套建立“潮汕小菜”加工区,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主要生产镇:包括潮阳区的关埠、西胪、河溪、棉北、城南、谷饶、铜盂、贵屿、和平,潮南区的峡山、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成田、陇田、井都,澄海区的莲上、莲下、凤翔、广益、上华、东里、莲华、盐鸿等26个镇的全部或大部,面积45万亩。
  3.1.2、“菜篮子”农业区。范围主要是汕头市中心区(金平、龙湖、濠江区),该中心区常住与流动人口超200万人,发展城郊型农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现有一批菜篮子基地的建设,为发展蔬菜、水产养殖为主的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可以进一步加以培育,形成菜、鱼、禽生产为主的城郊型特色产业区。
  主攻方向:为汕头市中心区提供菜篮子商品生产,建立相应的菜、鱼、禽、蛋生产基地,并配套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及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发挥加工流通业对本区域及邻近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主要生产镇: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属于农业的镇或街道,面积8万亩。
  3.1.3、果林生态农业区。这一部分主要集中于小北山、大南山系的山区镇村,当地盛产三棱橄榄、乌酥杨梅、乌叶荔枝、狮头油甘、青梅、香蕉等地方名产,目前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知名度。同时,在金平及澄海境内的莲花山麓沿山地带,建立以林檎、草莓以及新引进的台湾名优水果为重点的山区生态农业基地。
  主攻方向:一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10万亩低山坡地种植杂果,实施林果结合和荔枝等品种改良;二是强化鲜果生产管理和产后处理,提高荔枝等鲜果商品质量;三是整合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四是加强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扩大良种供应能力,发展特色品种。
  主要生产镇:潮阳区的金灶、西胪、谷饶、铜盂、和平、金浦,潮南区的红场、雷岭、两英、仙城、成田、陇田、胪岗,澄海区的盐鸿、隆都、莲华等镇的全部或大部,面积18万亩。
  3.1.4、立体养殖农业区。潮阳的三屿围、龟三围、潮阳潮南的南中围,金平区的牛田洋以及澄海的澄饶联围等江河水网地带,历史上为水产养殖重点区域,目前已建立起6个连片万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区,并带动区域内地方水禽的迅速发展。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鱼塘的规格化标准建设,采用优质鱼类品种并推行立体种养模式,形成生态循环的鱼、果、禽主产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