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

  18.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把社区教育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促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
  坚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为主的办学方向,继续办好广播电视教育、函授和夜大学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推进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改革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以马鞍山市为试点,搞好终身教育体系试点建设工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五、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19.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指导高等学校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的办学理念,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和融入度。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20.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的基础上,遴选建设20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力争若干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好优质理论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遴选建设50个左右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积极推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建设好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加强安徽高校图书文献保障体系(ALIS)建设,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逐步扩大全省高校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容量,并不断提高ALIS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益,建设好优质文献信息资源平台。
  21.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
  认真做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按照教育部排定的2003—2007年本科高校评估计划,指导各高校认真做好评建工作,促进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成立高校各大学科门类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依托专家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建设和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进一步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配合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做好高校教学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定期发布工作。
  六、实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工程”
  22.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省、市、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在省政府统筹协调下,进一步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及各地、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标责任明确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待就业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继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就业经费,健全中专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加强狮设,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加快就业信息网建设,加速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建立科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待业率公布制度以及相应的就业状况监测制度。
  23.面向就业需求,深化教育及多项社会改革。
  将高等学校布局、发展规划、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评估、经费投入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力推行高职院校职业资格和“双证书”制度,使80%以上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基地。加强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择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转变。采取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和我省基层以及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七、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