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

  11.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全省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展开,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2005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幼儿园贯彻新纲要、新课程工作;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和教材选用监管制度;建立省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构建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2.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稳步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完善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结合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深化高考内容、高考制度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13.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到2005年省辖市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7年部分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0%以上。合理调整农村高中布局,加大支持力度,以培育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努力缩小城乡高中教育差距,提高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指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进行办学体制改革,深化高中阶段办学模式改革,办好一批综合高中、特色高中。
  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加强特教学校建设,积极推进普通学校举办特教班和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
  14.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
  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大力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15.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加快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以学校为基础,促进全社会语言应用的规范化。开展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到2007年,完成对二类城市语言文字的评估工作,启动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继续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四、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
  1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861”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家用电器、化工、煤炭、旅游、建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扶持一批骨干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区域共享的高水平培养培训中心。以培养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旅游、现代农业、电工电子技术、建筑技术等方面的高技能和管理人才作为重点,以行业为依托,推行“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加快紧缺型人才的培养,为特殊行业和农村培养急需技能型人才。
  17.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转变办学观念。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技术开发推广、企业经营管理的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继续推进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到2007年,全省建设120所左右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40所以上建成国家级重点;建设50个高职重点专业和50个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努力使其中20个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30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150个专业点,建设50个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8—10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5所技师学院和20所高级技工学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