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
(皖政[2004]5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2004〕5号),进一步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1.实施“两基”巩固提高工程。以岳西、利辛、阜南3县为重点,加快“两基”攻坚步伐,到2005年,全省“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以控制初中学生辍学为重点,加大控制流生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两基”的普及程度。到2007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农村初中辍学率降低到3%以下。以扫除妇女文盲为重点,将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下。以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边远地区和山区学校的布局。逐步发展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探索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推行以县为主、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加强农村示范学校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积极构建和完善农村劳动者教育培训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推广应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金钥匙行动计划(农村中学应届毕业生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绿色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统筹和整合教育资源。每个县(市、区,下同)要办好骨干重点职业学校,并组织开展“一县一校(职业学校)”、“一镇一校”、“校校联手”等活动,扩大城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可一校挂两牌,成为农科教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推广和服务活动。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新型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的培养培训工作试点及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在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方面的责任。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以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为主,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步伐,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到2007年,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基本配齐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初步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运营管理保障机制。
4.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县级政府统筹管理本地教育的职责,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监督,全面实现“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统筹整合县域内教育人才、资金和资产,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建立以中心学校为中心的学区管理网络,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乡镇政府支持监督指导下,管理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做到县级教育经费集中结算,统一管理,并确保教育经费集中核算工作规范、高效、便捷。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和平调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交流考核等管理职能,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市长、县长负责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