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和兽用生物制品特别是禽流感疫苗违法行为。种子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产品质量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3—5个百分点,标签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彻底捣毁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窝点,巩固2003年“毒鼠强”专项整治成果,及早根除“毒鼠强”的社会危害,努力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目的。
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对钢材、水泥、装饰装修材料、低压电器和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认真整顿假冒伪劣问题突出的建材市场,严厉查处建材生产、销售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积极推进生产许可证制度、3C认证制度,力争使我省建材产品出厂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市场销售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
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虚假广告、合同欺诈、质量低劣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广告、买卖和中介行为;纠正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问题,确保今年内城市房屋拆迁中群众性上访、越级上访事件明显下降,拆迁中的恶性事故基本杜绝;健全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促进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
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坚决取消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规定;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倒卖报废汽车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遏制;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用户投诉明显减少;旧机动车交易秩序好转;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纳税行为进一步规范。
通信产品及服务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电信服务质量、电信市场价格、移动终端产品质量等整治工作,确保恶性价格战、销售假冒伪劣、水货手机的行为得到遏制,网间通信质量符合部级标准;加强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定点生产和销售管理;加强无线电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查处非法生产、出口、销售、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机;加强对航空、水上无线电专用频率的重点保护,建立航空、水上频率受干扰快速查处机制,争取受干扰案件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减少;进一步规范信息化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市场,推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
价格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医疗、涉农、房地产、交通等领域的价格和收费管理,重点组织开展涉农、医疗、电力、教育、电信、经济适用房及司法等七项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检查乱加价、乱收费行为,整顿价格秩序。
三、构建平台,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