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预报府谷站发生10000~15000秒立米、吴堡站发生18000~25000秒立米、龙门站发生10000~21000秒立米流量的洪水时,黄河防汛处于十分紧急状态。防御洪水对策是:(1)沿黄河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以防守抢险和部分撤离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2)市、县、乡三级防汛责任人全部进入各自的抗洪抢险岗位,组织撤离滩区所有生产人员和大荔县雨林乡所居住的群众,朝邑围堤内的老弱病残妇幼提前撤离,其余精壮人员做好撤离准备。(3)撤离宜川壶口瀑布、韩城芝川口、合阳洽川和潼关港口等风景旅游区人员,对沿河风景旅游区实行封闭管制。(4)调集足够的抢险队伍做好府谷、吴堡县城堤防和重点河道工程的防守,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力保县城堤防不决口和重点河道工程不垮坝。(5)调集驻军、武警、民兵预备役和抢险队伍加强华原朝邑围堤和险段的严防死守,全力抢修围堤子埝,及时预防和排除河势演变险情,力保朝邑围堤不决口。
(四)当预报府谷站发生15000秒立米以上、吴堡站发生25000秒立米以上、龙门站发生21000秒立米以上流量的洪水时,黄河防汛处于非常紧急状态。防御洪水对策是:(1)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布黄河渭南河段、榆林和延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榆林、延安河段以全面撤离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2)沿黄河各市、县及沿渭河下游有关市、县的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全部进入各自的防汛抢险岗位,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迅速对防汛指挥调度命令的贯彻执行做出安排部署。(3)立即撤离府谷、吴堡县城洪水危险区和龙门以下河道滩区及黄、渭、洛河汇流区335米高程以下所有村庄、生产单位和及朝邑围堤内的全部人员。(4)做好府谷、吴堡县城堤防的抢险防守。(5)调集驻军、武警、民兵预备役和抢险队伍固守朝邑围堤和华原险段,全力以赴抢险排险,力争朝邑围堤不决口,力保黄河主流不串入咸丰古道。(6)启动灾区卫生防疫、救灾安置等应急援助机制。
二、渭河干流渭河干流全长818公里,其中在我省境内长502公里,从宝鸡林家村到潼关的379公里为中下游河段,流经宝鸡、咸阳、杨凌、西安、渭南五市(区)的20个县(市、区)。现建有堤防工程609.5公里,现状防洪能力普遍为4000~55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渭河干流防御洪水对策分为四级:
(一)当预报林家村和咸阳站发生接近或达到2500秒立米、华县站发生接近或达到2000秒立米流量的洪水时,渭河防汛处于警戒状态。防御洪水对策是:(1)沿渭河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以警戒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2)对沿河滩区进行清理,撤离河道内滩区生产和滞留的人员。(3)组织巡堤查险人员上堤巡查险情。(4)抢险队伍和物料就近集结待命。
(二)当预报林家村站发生2500~4000秒立米、咸阳站发生2500~5000秒立米、华县站发生2000~5000秒立米流量的洪水时,渭河防汛处于紧急状态。防御洪水对策是:(1)沿渭河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以抢险防守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责任领导、部门防汛包干负责人和乡(镇)负责人进入各自防汛抢险岗位。(2)通知河道内滩区的生产人员和临渭区西庆屯村的群众全部撤离。(3)组织巡堤查险人员到预定堤段开展巡堤查险,调集抢险队伍到达重点部位防守,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4)提前做好二华夹槽地带和沿渭河支流堤防洪水倒灌影响区人员紧急撤离准备,及早根据水情预报和工情变化组织实施人员撤离迁安。(5)加强对渭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倒灌段穿堤涵闸等建筑物的观察防守,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
(三)当预报林家村站发生4000~6000秒立米、咸阳和华县站发生5000~7000秒立米流量的洪水时,渭河防汛处于十分紧急状态。防御洪水对策是:(1)沿渭河各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以抢险撤离措施为主的防洪指挥命令,沿渭河各市(区)和所辖的县(市、区)、乡(镇)防汛责任人全部进入各自防汛抢险岗位。(2)通知河道内滩区生产人员和受洪水威胁可能发生决堤淹没的危险地带居住人员全部撤离。(3)封堵西宝高速公路沿线涵洞,紧急拆除河道阻水物体,对跨河的桥梁和公路实行交通管制。(4)加大巡堤查险力量,及时发现和抢护险情。(5)利用流域内的冯家山、石头河、黑河水库为渭河干流洪水错峰。(6)调集驻军、武警、民兵预备役和抢险队伍重点防守渭河干流堤防和重要支流入渭口堤防,调运抢险物料和机械设备保证抢险所需,全力确保干流堤防和城镇堤防不决口,千方百计力争重要支流堤防抢险保安。(7)对洪水淹没区和撤离迁安区实行治安管制,及时开展卫生防疫,维持灾区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