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建设茶叶生产、加工、研发和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实现茶叶种植基地化、规范化,加工企业现代化,生产标准化和销售品牌化,提高陕西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推动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目标任务是,到2006年底,全省茶园发展到90万亩,产量11000吨,其中名优茶占20%以上;到201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110万亩,产量16500吨,其中名优茶占30%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工作中应该把握基本原则,一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茶叶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对茶叶种植、加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充分发挥资源、品牌、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二是要注重技术创新,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提高茶叶的品质;拓展茶叶新用途,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和茶叶产品附加值。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品牌战略,拓展茶叶市场。四是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和《茶饮料标准》,加快认证步伐,提高茶叶“绿色化”水平。五是要创新体制和管理机制,坚持开放式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整合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要素,促进茶叶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三、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制定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产业政策,编制2004年、2010年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省级规划到县,市级规划到乡,县级规划到村。茶叶产业规划要结合各地实际,合理调整茶叶生产布局,适度向西乡、南郑、勉县、城固、宁强、镇巴、紫阳、平利、汉滨、汉阴、岚皋、商南等12个茶叶主产县优势区集中。其中,紫阳、平利、西乡、南郑、勉县、宁强、商南等7个茶叶生产重点县要向生产条件好的乡、村集中,形成若干个茶叶专业乡、专业村。
(二)优选茶叶品种,加快老茶园改造。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把茶叶品种选定作为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课题公开招标或组织人员调研的方式,结合我省多年来茶叶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遴选出陕南茶区的主栽品种,重点给予扶持。要结合茶园不同立地条件,制定出能覆盖大部分茶区的茶叶栽培技术要点或技术规范,指导茶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优良无性系品种,扩大无性系茶园面积,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三)加快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基地县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茶园要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乡、村集中,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加强试验示范园建设,每个茶叶基地要建立1—2个试验示范园,辐射和带动整个基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