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预防与
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
(杭政函[2004]11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八月十七日

杭州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2004-2010年)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我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全国一样,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流行期,并逐年上升。为进一步促进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的能力,减轻艾滋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浙江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有关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市1985年首次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1997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明显增加,呈上升趋势。2003年共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1例,其中1997-2003年报告数占96.34%,青壮年占72.77%,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71.96%,性接触感染的占9.42%;我市常住人口感染者有20例,占10.47%。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市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2500人。2001年首次检测出本地人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2002年首次在产妇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3年首次在孕妇孕前检查时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义务献血者中检测出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些预示着艾滋病将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性病作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70年代末以来病例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我市性病病例数在全国性病监测点中处于全国高发前列,2003年性病病例数为25158例,比上年增加10.31%。监测表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从静脉吸毒向性接触传播转变的趋势。
  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逐步建立了一支以各级卫生部门为主的防治队伍,并积极开展艾滋病监测工作,建立了9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明确了艾滋病临床指导医院;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高危人群相关危险行为;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大对卖淫嫖娼和贩毒吸毒等的打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艾滋病、性病的蔓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