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尽快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
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认真做好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制定和落实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办好所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充分依靠企业办职业教育。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强化自主培训功能。主要开展在职人员的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下岗转岗培训。企业要积极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积极参与并指导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
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民办职业学校与国办职业学校实行平等待遇。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学校与国办职业学校依法联合办学;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入民办机制;积极开展“国有民助”、“国有民办”职业学校的试点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六)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市教育局建立职业教育人才资源交流中心,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职业学校建立健全职业指导机构,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七)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要在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大力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特色专业;抓紧调整改造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老专业。确保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相一致,与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相吻合。
(八)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各职业学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规划,选派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家深造;鼓励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轮岗实践,及时接受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培训。改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准许职业学校专职教师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