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1.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各地要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为避免因就学路程较远造成小学生失学、辍学,对于地处偏僻的教学点应予以保留。布局调整后空余的校舍等资产,要继续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等,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或实行资产置换,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保留学校的建设或新校舍的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和挪用。要防止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导致学生辍学。
  22.尽快改变农村学校课桌、板凳、讲台破和教室光线暗的状况,妥善解决好师生饮用水问题。各地要集中必要的财力在二至三年内为每个学生配齐符合标准的课桌凳,为每间教室配置必要的照明设备及符合标准的讲台。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尽快改变目前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加强音体美劳等设施建设,配备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设施。重视农村学校卫生设施的改造,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中小学有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并保证学校安全和寄宿生每人有一张床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督促和检查力度。
  23.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或校园网),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着眼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关键要抓好应用。要注意与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要积极为农村扫盲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服务。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具有江西特色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加强人员应用培训工作,采取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中小学信息资源库,为农村教育提供服务。
  七、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4.加强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农村中小学教师调配由当地人事部门凭教育行政部门调动函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有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的具体事宜,按照省教育厅、省人事厅有关规定办理。乡(镇)、村无权聘任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农村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