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十五”计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区域不可能形成同样的发展结果。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并不是指不同地区之间要达到或保持均衡的经济实力或均衡的发展水平,而是指在所有的地区,能获得同等的住房、就业和教育的机会,以及享受商贸、服务、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娱乐的机会。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看,工业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点,一般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的区域。要按照功能而不是现行的行政区来划分各种类型的地区,并实行差别化的地区政策。对重点开发地区,要集中支持、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和强度,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对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强空间规划和约束,保护良好的生活与发展空间;对生态脆弱地区,要适当限制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适度转移;对水资源短缺地区,要控制城市规模,保持适度的开发力度,避免环境恶化。政府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要从主要按行业和专项安排,转向更多地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来安排。
  (六)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是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发展领域的投入。通过采取减免税收、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公益性社会发展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公益性项目。要特别重视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改革,积极推进适宜市场化和产业化领域的改革。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事权,根据财权确定事权范围。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七)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十五”计划实施三年的情况看,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大部分完成得不够理想,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经营特征明显,资源开发与保护压力较大,环境承载能力减弱。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要坚持用新思路、新办法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地区政策结合起来,确立空间均衡原则,注重一定区域内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不仅要招商引资、吸收廉价劳动力,也要为流入人口的定居生活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提高合理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计划制度,保障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要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设立环保门槛,严格限制污染较大的产业发展。
  (八)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我省经济开放度较高,对外资和外贸的依赖性不断增强。2003年,外贸依存度达到75.5%,表明经济增长受外部影响较大,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尚不完善。为此,要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不仅要抓好外贸、外资和外经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我省比较优势,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向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发展。全面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加快建设全面参与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的生产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面向国际市场的营销体系。既要注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标准,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又要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优势进入全球生产链、流通链和研发链,提高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结合起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重点支持企业发展对外加工装备和带资承包,合作开发国内短缺的战略资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