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早中稻后期田间管理和做好下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
(南府办[2004]12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业和粮食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了对粮食生产的认识和重视,加上市场粮价回升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搞好今年粮食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市去年秋冬连旱,今年入春以后降雨又明显偏少,全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给我市上半年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当前必须进一步加强早稻后期田间管理,切实做好下半年粮食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抓好当前早中稻田间管理,努力夺取上半年粮食丰收
(一)加强早稻后期田间管理。目前正值早稻灌浆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早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一是及时进行“一攻三喷”增粒重;二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今年早稻后期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稻飞虱、穗颈瘟,同时兼治纹枯病、稻蝽蟓等病虫害;三是我市已进入雨季阶段,最近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禾苗倒伏,因此各地要注意早稻田的排水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中稻田间管理。今年我市中稻面积扩大,加强中稻田间管理,提高中稻产量是确保实现今年粮食生产计划任务的重要环节。针对今年中稻插秧偏迟和苗情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要求田间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措施必须到位,动员和组织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村屯指导农户,实行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和平衡生长。同时要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预测预报,确保防治措施到位,为中稻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切实做好下半年粮食生产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一)切实做好晚稻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落实晚稻生产计划。全市晚稻播种面积计划为216万亩,年初已将指导性计划下达到各县(区),各地要及早,逐级落实,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本地区晚稻播种面积、目标产量、品质结构和种植品种等生产计划,积极做好品种布局和合理搭配工作。要抓住下半年自治区、市有关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的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晚稻播种面积,确保完成晚稻生产计划;二是切实抓好晚稻备耕工作。农资备耕是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工作,要切实做好晚稻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剂,确保农资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要组织好各县(区)农民代表参观武鸣县双桥镇的优质水稻品种对比展示点,向各县(区)农民推介一批好的水稻品种;三是积极抢抓生产季节。由于我市今年晚稻因春早影响而使生产季节有所推迟,对晚稻生产极为不利,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组织我市农机具投入“双抢”,争取晚稻抢上季节。在生产季节上要求做到:7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15日,争取立秋前后基本抛插完秧,最迟不超过8月15日;四是推广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品种方面,重点推广博优系列、秋优系列、先优系列等感光型品种,使我市晚稻优质率达到80%以上。在先进适用技术方面,要大力推广壮秧剂育秧、免耕抛秧、智能化精准施肥、节水浇灌、病虫综防等节本增效技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植保新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提高晚稻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