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完成《南京公路主枢纽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扩建中华门汽车客运站,规划新建中胜、紫金汽车客运站,进一步优化城区汽车客运站点布局,增强对外交通的辐射功能。针对汽车客运北站班线运力不足的情况,对驶往江北地区的客运线路进行调整、优化,将市内相对饱和的客运站点线路迁移至汽车客运北站,优化全市客运资源配置。
27、依法从严管理,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交通、公安要发挥联合执法的优势作用,结合国家《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
道路运输条例》的颁布实施,正确运用新法律、法规,清理打击和取缔“黑站”、“黑车”,从严查处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客货运车辆超载超限的行为。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要以查处易肇事交通违章为重点,对超速行驶、超载运输、酒后、无证驾驶等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推动路面管理和秩序的进一步改善。
(七)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为目标,强化管理职能,创建交通文明工程。
28、切实抓好《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在全社会形成交通安全有人问,事故预防有人管,力争把我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29、抓住十运会城市建设给交通发展带来的机遇,分阶段、有层次地组织开展新闻宣传和大型宣传活动,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组成文明乘车、文明驾车、文明骑车、文明行路“志愿宣传服务队”和“志愿者监督队”,围绕交通综合整治给城市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和“创文明城市、迎十运盛会、树文明形象”的内容,开展“交通安全进学校”、“交通安全进社区”、“交通安全进村镇”活动,倡导市民文明走路、文明驾车、文明乘车,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30、要认真抓好小学生校车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校车使用情况大检查,逐辆检查安全性能,保障校车安全,同时对校车驾驶人集中进行培训、轮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把在用的100余辆校车管理好,不发生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保障小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
31、要深化、丰富军车、学生、公交、出租车驾驶人交通安全联系卡的实施内容,充分挖掘潜力,在“实、深、透”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和操作性强、日常检查、监督到位的制度,使“五卡”制度的实行真正成为学生和驾驶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为文明交通环境的建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