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就业压力不容忽视。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很多,势必影响就业。特别是建设项目减少,将会压缩一部分就业岗位,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因此受到影响,给农民增收也带来较大压力。全市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依然明显,企业改革改制也正向纵深推进,就业再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要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的环境中,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按照市委提出的“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突出特色、全面发展,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加注重通过改革解决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努力调整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1)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全市216个在建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大组织保障和实施力度,确保扬巴一体化工程、南汽集团环保搬迁等项目年内竣工,南钢100万吨宽中厚板卷工程等项目年内投产,华能金陵燃机电厂、过江隧道等项目尽早开工。全力做好华能燃气电厂、长江四桥、地铁二号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包装推出一批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及农林水利项目,继续向上争取国家土地使用计划,向外推出招商引资,保持全市投入的稳定增长。
(2)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深入做好投资结构分析,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项目。10万吨以下的水泥厂要逐步关闭,50万吨以下的炼钢轧钢项目不再布点,3000万元以下的化工项目不准上马,所有新上化工项目要向化工园区集中,向指定的工业小区集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善后工作,妥善处理好项目缓建或停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清理中暂停建设、限期整改项目,要加快完善相关手续,早日恢复建设。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按照“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四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项目法人招标的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