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速趋于平稳。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一季度的72.8%逐步回落到23.1%。1—7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5%,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升。
——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整合和撤销37个开发园区,占开发园区总数的66%;共核减各类开发园区规划面积26059.3公顷,占全市各类开发园区规划总面积的63.47%;共计退回土地4361.5825公顷,组织土地复垦1462公顷。
——富民工作成效突出。1—7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岗位7.7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41.2元,增长12.9%。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958元,增长19.1%。
二、继续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市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阶段,中央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心不动摇,工作不放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把困难估计得多一点,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点,高度重视我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今年后几个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开平走态势。
一是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今年以来,全市用电量呈现逐月快速上升态势,尤其进入夏季高温月份,电力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电力短缺不仅影响工业企业正常生产运行,而且对商贸、餐饮企业的正常营业以及一些外贸企业完成出口订单任务都产生制约。土地供应压缩,对我市制造业基地建设、扩大对外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是投资增幅回落过快。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这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市投资增幅回落过快;下一阶段,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还将持续存在:国家对信贷进行调控后,使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资金供求产生较大缺口;拆迁进度缓慢,直接导致了城建项目开工不足;项目审批过严,使得一批在手项目的推进受到影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如果投资增幅下降过度,将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增长。
三是财政增收面临压力。随着宏观调控影响的逐步显现,要素市场供需矛盾和市场制约等因素,将继续缩小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税收可能下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地方财政的直接影响将进一步显现,这些因素对全市财政增收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