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通知

  (一)规划条件
  符合《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及开采规划分区;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矿产资源储量相适应,不得低于《规划》确定的相应矿种矿区储量规模的最低开采规模,不允许大矿小开或一矿多开;符合《规划》确定的新建矿山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条件。
  (二)资质条件
  具有与所开采矿产资源相适应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装备条件。
  (三)技术条件
  有经认定的地质矿产勘查储量报告;有经批准的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包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的采选方案;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方案;尾矿及废石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方案;矿山安全生产措施;符合规定要求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采矿贫化率设计指标等。
  (四)环保条件
  有经批准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
  六、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购进来卖出去,发展矿产品贸易,建立稳定的矿产品流通及供应渠道;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矿产品集散市场。大力提高矿产品对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建立安全高效的矿产品供给体系。
  第二十一条 利用两个市场,发展矿产品贸易
  充分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条件,拓展赣江—鄱阳湖—长江航运,将南昌市丰富、优质的河湖砂石等矿产品运出去,销向华东市场和其他市场;返回输入紧缺矿产品等物资;建设矿产品集散贸易市场,大力发展矿产品贸易。
  第二十二条 利用两种资源,建立稳定的矿产品供应体系
  选择近便和煤矿资源丰富的省、市,合作合资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解决煤炭资源的稳定供给。采用合同或合作方式,选择在高安市或环鄱阳湖水泥用灰岩资源丰富的市(县)区,建设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解决水泥用灰岩资源的短缺,提高南昌市水泥产品的保障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省外、国外矿产资源,拓展矿产品供应供给渠道。逐步建立稳定的矿产品供应体系和市、县(区)、企业多级矿产品储备体系,提高矿产资源及矿产品的保障能力。
  第二十三条 利用优势条件,发展新材料及矿产品精深加工工业
  我省具有丰富的钨、钽(铌)、中重稀土等矿产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地位。南昌市对这些矿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其延伸产业,已有较好的基础。进一步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地位和科技优势,加强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新材料工业,研制新产品、开发新用途、延伸产业链。

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绿色”矿业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四条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加强全市矿山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纳入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体系。建立并完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监测、报告、公示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制度以及履约保证金制度。
  监督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占用土地复垦、(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的义务。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责成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正、防治不达标的,依法查处。对停采矿山或关闭的矿山坑口,做好封山育林或土地复垦。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企业经济利益,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段与工艺的研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持续有效。露天开采矿山的采后场地应及时进行开发性恢复治理(如种草植树等,矿山闭坑后矿区可通过开发性恢复治理成为园林地或生态功能区)。
  到2005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0%,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矿山生态环境达到良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