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通知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
  初步建立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市场机制;调查评价和勘查8处大中型建筑用砂石、石料、空心砖用粘土及石膏矿产资源基地;探明和提交一批普通建材矿产为主的资源储量(122b+333),其中建筑用砂石资源储量5000万立方米、石(材)料资源储量5000万立方米、空心砖用粘土资源储量4000万吨。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种和总量及矿产品品种品质有所扩大和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保障能力和保证程度增强。2005年开采总量2500万吨以上。矿产工业总产值实现2.3亿元/年。矿山企业总数较2000年减少1/3以上。建成8个建筑用矿产品重要生产基地。矿山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程度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矿山产生的“三废”按国家规定标准达标排放,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率达30%以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控制。
  (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投资环境明显优化,矿产品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明显提高。在市外勘查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建立部分矿产品(如煤、水泥等)供给基地工作初见成效。矿产品保障供给和战略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矿产资源管理
  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矿业要素市场。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调研和监督管理形成制度化;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网络化建设起步,矿业管理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水平明显提高,矿业权市场规范有序。
  第十一条 2010年远景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矿山企业总数在2005年基础上再减少1/3以上。矿业经济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矿产工业总产值实现5亿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勘查评价广度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矿产资源管理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



  支持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减少投资风险;开展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为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
  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体运行,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加强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第十二条 国家及省出资的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选择重点成矿带推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在重要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进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争取利用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及上级财政专项补贴费开展我市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
  支持配合开展长江水患区江西段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国家第二轮地下水资源评价,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重点成矿带(区)的矿产调查评价及大中比例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等项目工作。推荐开展赣江、抚河入湖地区泥砂淤积和圩堤管涌灾害地质调查评价、九岭东南部西山成矿区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调查,南昌市三江镇—衙前成矿区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调查评价项目,积极争取开展南昌市城市地质调查评价项目。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支持进贤金山岭地区金矿资源调查评价。推荐开展江西省九岭东南部西山成矿区重要非金属和钴铜多金属矿综合调查评价和南昌市三江镇—衙前成矿区金铜多金属及重要非金属矿综合调查评价。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
  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状况调查与监测;矿业权状况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调查与监测;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矿产资源信息网络系统。
  第十三条 市政府出资的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