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主要是解决人口性贫困,把贫困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作为首要对象;同时,继续扶持初步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够稳定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帮助他们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扶贫成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1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我省农村贫困人口80%以上分布在东、西部贫困山区,要深入搞好辽西北地区和辽东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建昌、朝阳、喀左、建平、北票、凌源、义县、阜新、彰武、康平、清原、新宾、桓仁、岫岩、西丰15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15个重点县内重点扶持贫困乡、村、户。要把残疾人扶贫纳入扶持范围,统一组织,同步实施。
三、坚持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开发
全面贯彻落实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方针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以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开发。要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为切入点,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扶贫开发。龙头企业数量多、带动能力大的地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小的地区,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贫困地区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办厂,促进优势产业和基地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主要是给予贷款贴息,根据其带动贫困户的数量和效果确定扶持力度。龙头企业扶持基地和贫困户要有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政府对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贫困户的情况和成果要定期进行考核验收。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必须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连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贫困户要体现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避免基地分散。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要统筹安排,一次规划,整村推进,一个村一个村地解决问题,确保所有贫困村在2010年之前都得到有效扶持。要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农业产业化方向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条件合理确定扶持期限和批次,以15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分期分批扶持贫困村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在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过程中,要与当地区域性主导产业相结合,与专业小区建设相结合,与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相对接,以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村主导产业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