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要引进推广1个以上先进实用农科项目,建成1处以上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在每村扶持1个以上科技致富示范户,带动一批农户脱贫致富。
三、保障条件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各区(市)县要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纳入农村教育联席会议的重要议程,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科学制定工作规划,鼓励农民参加培训,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大力宣传农村成人教育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
(二)多渠道筹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
各区(市)县要确保各项农村成人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科技、农业、扶贫等部门在安排农村经济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以及扶贫资金时,要安排其中的10%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在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费用。
农村劳动力培训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一是财政划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经费,要确保按照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划拨相应的培训经费给职成院校和农村中小学校;二是用人单位要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所用农民工培训经费;三是按照有关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由学员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失地农村劳动力培训所需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其他农村劳动力培训所需经费实行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费用、农民适当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成人教育经费,在教育转移支付经费中,按税费改革前不低于2001年农村教育费附加10%的标准用于农村成人教育。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捐资、筹资支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三)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干部、师资队伍建设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由乡(镇)长兼任,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方式,配备既有文化、又有技术,既懂管理、又善经营的专职副校长。
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文件精神,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从各乡(镇)实际出发,合理配置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有条件的乡(镇)可参照5万人以下的乡(镇)1至2名,5万人以上的乡(镇)2至3名的标准配备。编制和工作关系放在乡(镇)农村中小学校,由县上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