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市场、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供销社的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的服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要求,调整服务结构,转变工作方式。当前,农民在生产和增收中迫切需要的是市场信息,良种和质优价廉的各种农资供应,科技指导和培训,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购、包装、保鲜、储运、销售和加工转化增值,优质、绿色品牌的创立等方面的服务。各级供销社在实施和推进“七位一体”农业产业化工程和助农增收中,应紧紧围绕这些方面的需求开展服务工作,把它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切入点和立足点,下大力气,做好文章。要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充分发挥区社系统的经营服务网络做好农牧民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牧民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同时,各级供销社要通过产权纽带、投资入股、股金分红、交易量分红、利润返还、农资优惠供应和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农牧民参加供销社的各种产业化组织,增强产业化组织对广大农牧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农牧民对供销社和产业化组织的关切度和参与度,特别是要使供销社和兴办的各种产业化组织与农牧民社员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真正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使他们不仅能在产、供、销各环节得到优质的服务,而且能通过供销社和供销社的各产业化组织增加收入;不仅使农牧民能得到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收益,而且能够得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从而给广大农牧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四、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供销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支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都在积极组织实施和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这对我们供销社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各级供销社要抓住这个机遇,就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向党委、政府多请示、多汇报、多请求指导,与有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多反映有关情况,求得他们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最近一个阶段,中央、自治区和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如实行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林特产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金融机构予以支持,财政可予补贴;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大面积科技示范推广,增加重大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经费;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进行技术培训、营销宣传、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设施建设和治污建设,财政资金可予补助;对重点龙头企业技改投入、技改贷款,财政资金可予贴息;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各种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投入;对粮种和退耕退林还草实行补贴;对农民生产的畜产品、瓜果蔬菜等实行免费上路运输等。这些政策措施,我们供销社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有关项目都可以享受,各级供销社和有关企业要积极争取,或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