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供销社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意见的通知

  (五)在兴办各类市场上实现新突破。市场具有商品交易集散、产销衔接引导、信息汇集交流、价格形成与传递等功能和作用,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终端和中心环节。各级供销社和社有企业要积极利用现有的经营服务设施或新开辟场地,通过自办、联办或改造转型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兴办以农产品批发交易为主,包括各种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通过兴办市场,健全、完善农村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农民进市场,把生产经营与市场紧密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今年每个地州供销社要新建10-30个商品交易市场,使全系统各类市场达到130个以上,并通过招商引资、联建改建,发展一批功能齐全、交易量大、辐射面宽的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六)在兴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上实现新突破。兴办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基地,能够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生产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也是供销社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各级供销社和社有企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实际,通过承租、联建、新建、改建和与种养大户联合、合作等形式,以科技为先导,采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积极兴办棉花、林果、粮食、饲草料和其它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各类畜禽养殖基地,切实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2004年,各地州供销社都要新建、扩建1-3个种、养业基地,使全系统的生产基地达到120个以上。
  (七)在发展订单农业上实现新突破。发展订单农业,能够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和农产品销路问题,是供销社为农服务、助农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供销社都要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扩大订单农业的品种、数量和覆盖面,并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为广大农牧民推销农副产品,将产品卖一个好价钱,解除农民销售农副产品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2004年,各地州供销社都要发展订单农业10-30万亩,大的棉花主产地州要突破50万亩,使全系统订单农业数量达到550万亩以上。
  二、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把参与和推进产业化工作的重点放在棉花、瓜果、畜牧业及特色农产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我区有着发展棉花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林果业的有利条件。经过近几年全区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去年自治区召开南北疆“两个会议”后,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实际确定了大力发展、做大做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就全区来说,棉花仍是主产区经济作物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此外,南疆地区瓜果产业正蓬勃兴起,北疆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兴未艾,南北疆各地的各种特色产业也发展迅猛。各级供销社在组织实施“七位一体”的产业化工程时,应当紧紧围绕当地在调整农业结构中确定的主导、特色产业,重点要抓住棉花、瓜果、畜牧业和其它特色农产品,按照区社确定的上述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在今年“三农”工作中,国家和自治区都重点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供销社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和各地出台的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参与到粮食的产业化经营中去,组织粮农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发展粮食生产基地,千方百计地为粮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解决粮农生产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其生产效益,为自治区的粮食安全、粮农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的各项服务工作,增强和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机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